阿斯汤加 介绍

阿斯汤加瑜伽(ashtanga yoga ),从字面上的意思是“八支分瑜伽”,也有译为“八步瑜伽”的,来源于圣哲瓦玛塔瑞斯记录的一份古老的手稿《瑜伽合集》中的一种瑜伽体系。首先的四个支分——控制欲念(Yama 制欲)、自我约束(Niyama 遵行)、体式(Asana体位)、呼吸控制(Pranayama 制气)——被认为是外在清洁的练习。阿斯汤加瑜伽由被尊称为现代哈他瑜伽之父的克里希那马查,于20世纪初传承了阿斯汤嘎温亚萨瑜伽,40年之后传入西方,并成为风靡世界的瑜伽体系之一,也是国际上最为古老和流行的一种哈他瑜伽的练习风格。

基本信息

中文名:阿斯汤加瑜伽

创始人:克里希那马查

方法:凝视法、收束法

所属:瑜伽

阿斯汤加瑜伽,从字面上的意思是“八支分瑜伽”,也有译为“八步瑜伽”的。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 )的《瑜伽经》中就描述了的这八支分的概要。

根据帕坦伽利(Patanjali),为揭示“普遍自我”, 内在净化的途径由下列八个精神修持组成:

控制欲念(Yama 制欲)
自我约束(Niyama 遵行)
体式(Asana体位)
呼吸控制(Pranayama 制气)
感官抑制(Pratyahara 制约)
思想集中(Dharana 内省)
静坐冥想(Dhyana 静虑)
超然忘我(Samadhi 三摩地,三昧)

首先的四个支分——控制欲念(Yama 制欲)、自我约束(Niyama 遵行)、体式(Asana体位)、呼吸控制(Pranayama 制气)——被认为是外在清洁的练习。

根据帕塔比·乔伊斯(Pattabhi Jois )的教示,外在的练习的缺陷是可校正的,无论如何,内在清洁的练习——感官抑制——的缺陷是不可校正的,并且这此缺陷对思想是危险的,除非遵循正确的阿斯汤伽的方法。由于这个原因,帕塔比·乔伊斯强调“阿斯汤伽瑜伽的方法就是帕坦伽利瑜伽”。

瑜伽的定义是“思想的控制”(citta vrtti nirodhah)。

控制思想的两个步骤是完成控制欲念(Yama 制欲)、自我约束(Niyama 遵行)。当身体和感觉器官虚弱时和障碍作祟时,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练习这两个支分和它们的附属支分的。

一个人必须首先开始从事每日的体式练习使身体强壮并且健康。身体和感觉这样得以安定,思想能够稳定并且可以被控制。能够控制思想,一个人才能实行和掌握这首先的两个支分。

正确地完成阿斯汤伽瑜伽的体式,一个人必须结合串联体式(vinyasa) 和三位一体(tristhana )在一起使用。

串联体位(Vinyasa) 意味着呼吸和运动系统。每一个动作,有一个呼吸。

例如,在太阳礼拜(Surya Namskar )中有九个串联体位。

当伸展你手在你的头之上时,第一个串联体位是吸气,把你的双手合放一起;当向前弯曲时,第二个是呼气,把你的手放在你的脚边等等。这样所有的体式都被指定一个确定的串联体位的数字。

串联体位(vinyasa )的目的是为了内在的净化。

体式中同步的呼吸和动作加热血液,清洁和稀薄它,这样它就会更自由地循环。改进的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的疼痛,并且从内部的器官清除毒素的和疾病。串联体位的热量产生汗水,把杂质携带出身体。通过串联体位的运用,身体变得健康,轻快并且强壮。

 

阿斯汤加瑜伽(ashtangayoga)是国际上最为古老和流行的一种哈他瑜伽的练习风格,它来源于圣哲瓦玛塔瑞斯记录的一份古老的手稿《瑜伽合集》中的一种瑜伽体系。《瑜伽合集》是有关哈他瑜伽(hathayoga)的韵文的选集。它包含一系列许多不同体式的组合,是非常原始的有关串联体位(vinyasa),凝视法(drishti),收束法(bandhas),契合法(mudras)和哲理的学说。斯瑞特克瑞斯那玛查雅(krishnamacharya)的儿子tkv德斯卡查尔(desikachar)继承了他的事业,传授维尼瑜伽体系(viniyoga)。

 

《瑜伽合集》的文本,1900年前由斯瑞特克瑞斯那玛查雅(krishnamacharya)的上师拉玛莫汉布茹阿玛查瑞传授给他的,后来,在帕塔比乔伊斯(pattabhijois)跟随克瑞斯那玛查雅1927年开始的学习时间期间,斯瑞特克瑞斯那玛查雅传承给帕塔比乔伊斯。


从1948年开始,帕塔比乔伊斯在他的瑜伽学校,阿斯汤加瑜伽研究所(theashtangayogaresearchinstitute),一直按照上师传承体系(guruparampara)的神圣的传统,从事阿斯汤加瑜伽的教学。

 

这种瑜伽强调体位练习中“三把锁”的套用,即喉咙、肚脐、会阴相结合。它比较侧重于力量、柔韧性、耐力的培养锻炼,尤其是力量和耐力,是各类瑜伽中运动强度比较大的一种。在练习过程中,唯有当动作与呼吸的频率协调一致时,练习者才能充分享有该瑜伽体式蕴含的益处。

 

阿斯汤伽瑜伽传到欧美后,衍生出了流瑜伽(flowyoga)、力量瑜伽(poweryoga)等瑜伽。

 

阿斯汤加分为六个级别,每个级别由60个左右的体位组成,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编排,不能颠倒去练习,其强度非常大,如果没有人指导,很容易受伤。不过刚开始做不了的动作可以跳过。但要想练好第一级,可能需要3—5年,这还是针对自身条件比较好的人,每天要保证3个小时左右的练习量来说的。

三位一体

意守和动作的三个地方:姿势,呼吸系统和意守处。这三个对瑜伽练习是非常重要的,隐含着净化的三个层面:身体,神经系统和思想。它们总是彼此联合在一起进行。

运动姿势

为净化并且强化身体的方法称为体式。在阿斯汤加瑜伽里,体式组合成六个系列。

初级系列

(Yoga Chikitsa):除去体内的毒素并且调整校正身体。

中级系列

(Nadi Shodhana):由开启的,净化的能量通道净化神经系统。

高级系列

A、B、C 以及D(Sthira Bhaga):综合强度和优雅的练习,需要更高水平的柔韧性和更高的谦逊。

每个级别在进行下一个阶别前充分发展,体式后续的系列更加细致地延续。每一个姿势是为下一个姿势的预备,发展力量和平衡需要更多的变化。对于控制欲念(Yama 制欲)、自我约束(Niyama 遵行)的修习没有一种认真的努力和重视,无论如何,体式练习的利益非常小。

 

呼吸

与串联体位(vinyasa )进行的呼吸的技术称为喉头呼吸法(ujjayi 胜利的呼吸), 由吸入(puraka)和呼出(rechaka)组成。吸入和呼出都应该是稳定和平衡的,吸入的时间的应该是与呼出的时间相等。逾时,吸入和呼出的长度和强度应该增加,如此,呼吸强度的增加,开始身体伸展的增加。绵长的,连贯的呼吸也增加内在的火,并且加强和净化神经系统。

般达(Bandha)是喉呼吸(ujjayi)技术的重要的构成。般达(Bandha) 意味着“锁定”或“封印”。般达(bandha)的目的是解开普拉那(pranic) 和能量,指挥它进入精微身的72,000 条经络(nadi 能量通道)。会阴收束法(Mula bandha) 是肛门的锁固;腹部收束法(uddiyana bandha)是下腹部的锁固。

两种般达(bandha), 封藏能量,使身体轻快,强壮和康健,帮助点燃一种强烈的内火。

会阴收束法(Mula bandha)在身体的根源处操作,封藏内部的普拉那(prana), 以便腹部收束法(uddiyana bandha ) 指挥普拉那(prana) 通过经络(nadis )向上运行。

收颌收束法(Jalandhara bandha)是“ 喉咙锁固”,它由于凝视法(dristi )或头的姿势,在许多体式中以一种微妙的形式自然地出现。

锁固防止当保持呼吸时普拉那(pranic )能量的消散和停止充满头部的压力。没有般达(bandha)控制,呼吸不会是正确的,并且体式没有利益。

 

意守处

凝视法是当一个人做体式时注视一个焦点。

在体式的练习中,当思想完全集中于吸气、呼气以及凝视法时,产生极深的专心的状态,为阿斯汤加瑜伽的第六和第七支分:感官的限制(dharana)和注意力集中(dhyana)的练习铺设了道路。

在一个人很好地学习了体式并且能轻松地练习它们以后,可以开始制气(pranayama)的教导。

制气(Pranayama)法通过呼出(rechaka),吸入(puraka),和悬息(kumbhaka)。吸收生命中的精细能量。

只有这些洁净法(kriyas)根据规则与三个般达(bandhas肌肉的收缩,或锁固)一起结合练习,才能称为制气(pranayama)。

三个般达(bandha)是会阴收束法(mulabandha),收腹收束法(uddiyanabandha),收颌收束法(jalandharabandha),当练习体式等时,应当结合这些般达进行。

以正确的串联体式(vinyasa)和三位一体(tristhana)进行多年的体式练习会使学生的思想清晰,身体稳健,净化的神经系统,以便开始规定的制气练习。通过制气(pranayama)的练习,思想抑制在一个专一的方向,并且随着呼吸运动。

制气(pranayama)组成阿斯汤伽瑜伽的内在清洁练习的基础。四个内在的清洁练习——感官抑制(Pratyahara制约)、思想集中(Dharana内省)、静坐冥想(Dhyana静虑)和超然忘我(Samadhi三摩地,入定)——使思想处在控制之下。

当净化完成时,思想的控制存在,包围精神的灵魂的六种毒药(欲望(kama),愤怒(krodha),欺骗(moha),贪婪(lobha),懒惰(matsarya),嫉妒(mada))— —将一个接一个地完全消失,显现普遍的“自我”。

在一位上师的指导下,正确地、勤奋地练习阿斯汤伽瑜伽,从外在的和内在的感觉器官被抑制思想,最终引导修行者全部实现帕坦伽利(Patanjali)的八支分瑜伽。斯瑞特克瑞斯那玛查雅(krishnamacharya)已经辞世,享年一百零一岁。他的主要的弟子有被称为第一个学习瑜伽的西方女士英吉拉德薇,她在三四十年代在美国的好莱坞掀起了瑜伽的热潮,现已辞世,享年一百零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