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是健身吗?健身和瑜伽的定义

瑜伽是健身吗?

通常很多人会把瑜伽当做健身或运动的一种,甚至在一些词条分类中,瑜伽也是属于健身的项目,这个误会可能已经很久了……

随着现代人意识和需求的进步,健身已经是大多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瑜伽也随之越来越受欢迎。

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还是要明确,瑜伽并不隶属于健身,这是一个误区。

健身和瑜伽的定义

健身是一种体育项目,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体操可以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

而瑜伽的定义呢?在古籍经典中有多种阐述。

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波动。——《瑜伽经》

瑜伽是痛苦的摧毁者。——《薄伽梵歌》

瑜伽是精巧有效的行动。——《薄伽梵歌》

瑜伽是斩断所有与痛苦相连的纽带。——《薄伽梵歌》

瑜伽是对成功和失败的平等看待。——《薄伽梵歌》

瑜伽是生命的最高机密。——《薄伽梵歌》

瑜伽是语言无法表达之快乐的给予者。——《薄伽梵歌》

瑜伽是宁静祥和。——《薄伽梵歌》

瑜伽是感官的稳定收摄。——《Katha 奥义书》

瑜伽是呼吸、心意、感官的一体,是对一切生存状态的超脱。——《慈氏奥义书》

那我们可以简单看出来,健身的练习过程和最终目标都集中在身体,而瑜伽修炼的是头脑。

之所以很多人会把瑜伽仅仅当做健身的一种,是因为现今人们把体式层面的效用无限放大。

瑜伽八支中的体式练习,会和一些健身项目的状态相似,同样能健体塑性,锻炼心肺功能,提升肌肉力量……

但体式练习这只是真正意义上瑜伽的一小部分,体式之后还有很多是我们要去探索和修习的。

我们最终要收获的是身心合一,体式只是通往这个的过程和方式。(瑜伽的八支分法:制戒,内制,体式,呼吸控制法,制感,专注,冥想,入定。)

那么,我们可以再把答案延伸一下:瑜伽中的体式可以作为一个综合平衡性的健身运动,但是健身不可以代替或成为瑜伽练习。

健身人群和瑜伽人群有什么不同?

现今社会,身体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健身和瑜伽都是好东西,我们没必要去分化它们,但需要有一个准确的认知。

1.收获的效果不同

无论你在做有氧运动,硬拉训练,还是器械抗阻…健身给予你的主观感受都是明显而迅速的。

你的排汗量会很大,情绪会活跃而亢奋,食量会增大,身材和肌肉型的变化都会很快……

而瑜伽却是一个感官收摄的过程,长期练习在身形上你只会看到纤细修长的线条。

但对你头脑身体内外的改变都是不言而喻的。让你的大脑更专注而自控,情绪更加稳定,呼吸让我们对神经系统更加有控制力,身体自愈能力更强…

当你真正认知瑜伽,就不会再将意识停留在身体层面。

2.心态不同

健身会有一套科学的练习方法,所以大家在锻炼的过程中总有好与坏之分。他们格外在意镜中的自己,习惯于相互比较和评判他人。

追寻高难度和高层级的练习,偏爱肌肉体积的增长,时不时来个比赛。健身房的姑娘们总是会聚集很多目光。教练中总是有鄙视链的形态。

瑜伽是一个自我的练习,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状态,没有好与坏,只有是否适合。

他们不会去看镜子,更不会对比别人,习惯于听从身体的声音和反馈,没有攀比之心。

来练习的人没有性别之分,但老师们会格外关照那些极少的男学员。导师之间都是互相尊重和敬畏。

3.消费欲望不同

80%以上的健身人群,除了基础的运动服,普通健身卡,并不会再付出额外消费了。

这些已经足够满足他们的健身需求。私教和器械只在于那些热爱健身的资深练习者。

而瑜伽的消费,真是一个深坑。

首先卡项就是健身的好几倍,瑜伽服和瑜伽垫又是长期消耗品。

而大部分坚持瑜伽的小伙伴,学习欲望会越来越强烈,工作坊,培训,瑜伽大会…每年的开销已经不敢计算。

最后,我们其实推荐科学的将瑜伽和健身结合在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