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静坐为什么流泪?怎么解决?

最常见的,是因为我们心中累积了许多的压力和情绪,它们会在静坐身心都放松了的情况下释放出来,流泪是其中一种释放方式。

人在激动和悲伤状态时会落泪。落泪有身体功能性和心理因素的不同,身体功能性流泪,则发生在身体干燥,眼睛就会反射性地流泪,看看我们有无这类情况,比如,感冒了,呼吸不畅,气血堵塞,干燥寒冷的冬季等会造成流泪。

一些练习者,在凝视法练习时,因眼部视角疲劳时,自然会产生落泪现象,这是眼部对视力的一种保护机制,因眼凝视过久,因疲劳产生的干涩而导致的落泪。

而静坐冥想练习时的流泪,按照《瑜伽唯识论》学说的原理:人的很多情感是深埋藏在心念底层中,既收集的作用,久而久之很多人会形成不由自主的自我压抑,当我们安静时,心念的压抑开始逐步消减,于是,这类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释放;如此,有些人就会自然就形成的流泪了,这是由于释怀而落泪了。

对于此类现象,有些发生在自我心念压抑很重的人,有些则是触及心灵深处的喜悦泪感而发。因此,落泪的状态是不同的。很多人因为缺少这种安静的体验,以为落泪是不好的现象,其实这种缺乏认识的误区,这要看落泪的情形。比如,有些静坐那些大哭大闹的现象,这是不良的体现。而自然安静的落泪,则是良好的。

从生理性角度来说落泪,这是人体肾脏功能的一种排泄本能,比如,当人遇到某些刺激时,人体在需要获得情感排泄,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体会到一种情绪由下而上的生发一种功能,这种功能既是肾功能的排泄,中医说,肾为水脏,具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藏密瑜伽医学也阐述了这个原理。情绪是引发器,刺激了肾功能,就会发生落泪的需要信息,由此落泪则形成。

也身体病障性的落泪,有时往往是一种身体器官衰竭的信号,比如,肾功能衰退,生理的压力加大,或者着急上火等,都会形成一种病障性的落泪。很多人身体的体质呈酸性,这类人遇到极度疲劳时,会出现个体落泪现象。看到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

静坐的时候,有时候会流眼泪,原理更简单,你并不安静,意识集中过头了,呼吸上行,气血推动集中到头部,我们知道人体大部分是水分,只要你梢动念,水就产生动能,流泪就很正常,若真安静的话,你的身体象一杯清澈安静的水面,那些浑浊的东西已经沉淀,流泪就不会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