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瑜伽常见的障碍与经典教言

瑜伽体式的二种障碍:

1、贪求目的:我们发现,练习瑜伽专注身心过程的人,能够在体式中感受乐趣,继续瑜伽。而贪求练习目的人,很多体式完成感觉乏味无聊,结果放弃瑜伽。正如《薄伽梵歌》教言:平静的履行职责,专注在行动过程,不受任何结果的困扰,你就是行动瑜伽士!

2、执着体式:德国某体式冠军印度求学瑜伽。导师教导他,瑜伽练习对象不是体式,而是行动中的人,这是瑜伽改变的对象,对体式的执着会失去自我。因此《薄伽梵歌》教言:在行动中不执着,在不动中觉照自我,摒弃对行动的执着,你便是瑜伽人中智者!

瑜伽呼吸的三种阻碍:

1、呼吸急促:当呼吸很急时,气息就会阻隔在胸口,横膈膜紧张难以扩张,导致胸闷难受。按照心轮结构来说,对气息的契合是:安静,舒缓,柔美。这是心轮的特性,令气息平行顺畅,无有阻碍!

2、呼吸过满:当呼吸过满时,使得胃嚢扩充紧张,气息就会停滞在胃部,导致胃胀难受。按照胃轮的结构来说,对气息的契合是:节制,循进,自然。这是胃轮的特性,令气息下行顺畅,无有阻碍!

3、呼吸粗大:呼吸很粗时,气息就会滞留在喉咙,令脖颈憋着满满涌胀,带来烦躁上火。按照喉轮的结构来说,对气息的契合是:平和,细致,放松。这是喉轮的特性。令气息导入顺畅,无有阻碍!

瑜伽冥想的三种误区:

1、坐姿:以为冥想就是打坐,这是好大的误区。坐是练习身止,即停止外缘。身止除了坐,还有站或卧等。如平躺摊尸式,就是放松冥想的一种,不少人练成了休息。《修息奥义书》记载:摊尸入冥,可离执着生死之念。你看躺着也练习冥想哦!

2、观想:不少瑜伽课程有观烛光,引导词与音乐,音钵等都形式,被误认为冥想。其实这些都是有所依靠外缘的观想,距离冥想之门还很远呢。《薄伽梵歌》教言:当一个人对感官外界活动无所执著,完全放下了有所依靠念头,他开始到达冥想!

3、冥想:练习过程如出现菩萨、或山水等内景,别误区这是冥想,这依然是属于念想。冥想是妄念息止,即你出入息自然停止时,妄念也停止,此刻冥想之门已开启了。《薄伽梵歌》上说:冥想是制服妄念,摆脱任何念头所依,回归原始本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