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练习方式可以让瑜伽体式更加深入?有,微调。

之所以会提到今天的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在练习很多体式的时候,都会发现微微地启动一些肌肉后,感觉体式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让自己更加能体会到之前没有启动的时候,练习还是相当“肤浅”和“笨拙”的。本文中所说到的微调,其实就是指当一个体式大的位置确定了以后,再进行一些微小的调整,让自己更多的位置都处于顺位的状态。

微调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位置都处于顺位之下,以便从更多的细节上来打磨一个体式,使得身体处于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状态。

 

你可以试着做一个战士一式,前腿弓步,后腿有力蹬送地面,只是感觉还差一些,我们想要的结果是骨盆的顺位,同时也很多同学也希望做得更有深度,因为大多数的同学一开始做的是这样的(其实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一些骄傲的老鸟看来这样的体式有点Too Simple,Too Young)


注意在上面的体式状态下,大腿与小腿并非成九十度的夹角,这是由于初学者的大腿和髋屈肌不够有力,这时候需要调动的是前腿髋屈肌和股四头肌,以及后侧腿的内收肌群,最终成为这样的:


注意屈曲的前腿的大腿的位置,这个体式里,大腿和小腿基本上成九十度的夹角了,看上去比上面的那个战士一式更有力量,对于膝盖和大腿肌肉的要求更高(腿部和膝盖有问题的同学不建议尝试)。但是并不是说下面的体式就比上面的更标准,只是说不同的阶段的同学应该根据自己的力量条件,来做出适合自己的幅度。


上第一幅图的基础之上,调用髋屈肌(也就是腰肌)和股四头肌的过程就是微调,因为在第一幅图里,基本上已经有战士一式的轮廓了,同时,身体也处于顺位的状态下。一旦再次调整,就会让身体进入一个更加深的层次。

  

再比如,你可以做一个三角式了,弯曲一侧的时候,上身可以与地面平行。但是实际上这个体式要求我们的骨盆是向前的,这样对于两侧髋关节的打开有比较高的要求。就需要我们在下腰的时候,要兼顾到骨盆的朝向,于是可以在下腰(依然是腰肌来用力)的同时,启动臀中肌(负责让髋关节外旋的肌肉)来让另一侧的髋关节向外转动。然而身体并非受意识的控制,正常人两侧的髋关节总是很紧,不信你可以试一下,当一侧髋关节试着向外转动的时候,另一个侧的髋关节会不会跟着过来。这样就需要调动两侧臀中肌,同时发力,来给两侧的髋关节向外的力量,从而保持骨盆向前。

 

当然,运用微调这种方法,是身体的觉知开发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当大块的肌肉诸如股四头肌、腘绳肌,胸肌,背阔肌,竖脊肌都有了觉知之后,再专一地练习小块的肌群或者针对于大块肌肉做更加深度的觉知练习。有些肌肉虽然小但是作用并不小,甚至在某些方面起的作用相当大。就比如上面提到的臀中肌,比如梨状肌,比如前锯肌,比如棘下肌,这些肌肉都不大,但是在都对于某些关节的的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棘下肌参与到上臂的外转,比如梨状肌和臀中肌,可以使髋部外旋和外展。


总结:微调也不是只针对于某块肌肉做精微细小的调整,对于微小的肌肉的启动更是微调。

要运用微调的方法,关键是让身体变得有觉知起来,也就是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的变化。比如,你能感受到身体的前侧的拉力增强了抑或背部身体的无力从而有一些驼背了,你能感受到你的骨盆有一些前倾,你能感受到背部挺直有一些吃力了,如果有这样的感觉说明你对身体已经建立起来一定的觉知,这个时候再使用微调,就会感觉这哪里是微调,明明有很大的变化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