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有很多同学对于解剖这个问题有一些排斥,
首先,他们认为这个科学是医生学的,我们就是学点瑜伽,学点体式,用不着这些东西。其次,提到解剖,多数人脑海里的画面应该人医生拿着手术刀在把一个完整的人拆解掉,想想都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其实,换个思路,也许你就接受了。解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把人大缷八块,把人体分得支离破碎,而是把人从宏观的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个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的部分,从宏观到微观。最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
瑜伽练习的前提条件是安全,怎么样才能安全?不懂身体的运动原理,练习就能安全?对于绝大多数的同学而言,并不需要精通解剖学,可能只是了解一些身体的结构,骨骼,肌肉,关节,熟悉身体的大块肌肉以及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小块肌肉,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伤病,因此,学习瑜伽解剖,大家可能不用以一个非常学到专家的姿态来要求自己!这样的心态可能会让我们再面对它的时候不会望而生畏。
在这里,大概提一下什么是最最常用的知识:
1、身体的结构和构造,人体的肌肉图(大块肌肉应该达到张口就来的地步),人体的骨骼图(主要骨骼怎么称呼,哪些比较容易混淆),这些图的轮廓应该有一个大体的概念,关节的活动特点(比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都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2、每个关节和肌肉的动作,这个也要熟悉。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明白,膝关节只能够伸展和收缩,而不能过度外旋和内旋,从而避免做旋转这样的动作,以防关节两侧副韧带撕裂;
在上面两类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去研究每个体式的肌肉如何参与进来,都有什么动作构成,在体式练习的时候能就不会无的放矢。
瑜伽的练习目标是觉知,什么是觉知?以及如何达到觉知的状态,每块肌肉的觉知应该通过什么样的体式来达到,都需要深入去了解和体会,大家应该也对这些内容予以关注。
有很多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个号比较有特点,主要的体现:
1、讲体式,必讲解剖,还是那句话,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之后,就会心生畏惧,带着一颗屈服的心去练习,而不是一颗征服的心,这样练习的结果是让自己总处于安全的练习状态中。
2、说解剖,必说《瑜伽3D解剖书》,这两本书的作者本来就是长年的瑜伽练习者,而且现今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把人体的肌肉拉伸和收缩和体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也受益于这两本书。好书当然与大家一起分享!
希望大家可以正视解剖,有的时候,有一个自己能接受的目的,是自己行动的基础。某些时候,解剖是魔鬼,但是在瑜伽里,它应该扮演天使的角色!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