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拜日之新体验

最近做拜日式的时候,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在这里分享出来。

1、总体上来说,随着体力的增强以及觉知的开启,身体对于拜日式的驾驭会越来的越轻松。以前在某些体式(比如上犬式和四柱的时候)感觉到窒息或者说使不上力的情况,现在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情况下,可以驾驭自己身体上的肌肉。

2、练习山式或者幻椅式的时候,总是会听老师说,要延展手臂,感手臂有一种向上的力量。可能很多的同学都感觉到没有办法伸展,也感觉不到向上力量的存在,我想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肩膀和胸腔上的肌肉没有打开。

3、在前屈的时候,因为涉及到屈曲髋部,因此,我们要更多的使用到我们的腰肌。这样的话,就不会因为要弯曲腰椎而给给腰椎造成压力。如果想激活腰肌,建议多多做一些站立或者平板的时候抬腿或者三角式、战士一式这样的体式。

4、在四柱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感觉,自己的向后跳跃的步子,要么大了,要么小了,不是非常的恰当或者合适。一开始我也总在慢慢的寻找这样的一个合适的距离,但发现每一次迈的步子距离都不太一样。步子的幅度会影响到做上犬式的深度——影响到上犬式的时候肩膀的顺位,如果卖得距离过大,就可能会造成,肩膀在手的后面。反之,我们的肩膀就会移动到手腕的前侧,使得手腕的压力过大。无论是肩膀在手腕的前面还是后面,都不是正位的体现。

但是慢慢的随着我们身体前侧肌肉(尤其是胸腔)的打开,你会发现无论是你迈向后还是向前,都能够比较好的满足于我们两臂的顺位。步子小的时候,对胸腔弯曲的程度要求比较高,步子大的时候,对于胸腔的弯曲要求比较低。而且随着觉知的增强,我们的身体会自适应的去满足身体所需要的弯曲程度。说了这么多,就是一种“无他,唯手熟尔”的那种感觉,也就是说慢慢的做的时间长了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对距离形成潜意识的掌控。

5、在做战士一式的时候,以前总是感觉不到大腿后侧的用力,但是,现在随着内收肌群的启动,能够感觉到大腿的发力。这样就能给前脚的顺位提供更好的空间。

可能一些原本对于体式和身体的疑惑,随着练习都会一点一点地得到反馈和回应,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记录我们的问题,在练习当中不断地体会,最终答案会自己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