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中途放弃瑜伽,多半是因为,练习过程中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遇到的挫折和不完美。相比前面的习惯、坚持的方法和策略,今天我更想用感性一点的方式来说一下看法。
瑜伽即修行,修行的前提就是你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你是一个有欲望的人,你是一个身体很笨拙的人,你是一个贪吃贪睡的人。
承认了这些天生的弱点和不足,我们才有修行的必要性,我们才需要瑜伽。
我们在瑜伽的时候也要保持这样的一种心态: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是笨拙的,冥想本来就会胡思乱想的,肌肉本来就是紧张的。
也许你练了很长时间瑜伽了,你还会发现你的身体还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有这样那样的弱点,对自己的体式还有这样那样的不满足,依旧有你做不到的体式,依旧有你羡慕的yogi,依旧有你想跟的老师。
就像我练了很长时间,还是不能很好的摆脱手机依赖,还是不能很好的做我想做的一些体式。但是这又怎么样呢?依然无法扑灭练习的热情。
只要带着挑不足的心态,每天的练习总是能挑出毛病来,拜日的节奏不够均衡,呼吸不够顺畅,过渡有点生疏,肌肉还没有启动和激活,还需要再拉伸一些,几天没有练习,顺序又生疏了,只要你想找自己的不足,总是可以找到很多。
但只要您想找亮点,也能找出不少,这个体式比昨天坚持的时候长了一些,今天的肌肉激活了一点了,今天的身体力量比昨天更强了一些,今天的坚持,又可以让累积的天数增加一天了。。。如此,似乎又多了一些信心。
瑜伽的本质就是通过我们日常的修炼去守住自己的想法,守住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不动,让自己的心不起欲望。一点一点的排出体内的毒素,一件一件的矫正自己原来的那些不合理的身形。虽然离完美还有十万八千里,但你已离起点越来越远,离终点越来越近不是吗?
动不动就灰心失望,这也是动念。
因为总是需要动念,我们才更需要冥想,心里面总是心乱如麻,我们才需要深呼吸。
修行的结果是,您更加懂得控制,越来越能觉察到自己的思维的变化,变得懂事,从而越来越多向蓝色的性格靠拢。也让您越来越柔和,少了很多戾气和暴躁,也会越来向绿色的性格上发展(绿色的平和平稳平常心)。
女同胞们天生都是感性的,她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理智在她们的面前,就是一些大道理,她们也明白这些道理,但还是会遵循自己的“感受”。
经过瑜伽的修炼之后,她们会变成知性的朋友,很多事情看开了,看懂了,看明白了,看透彻了。于是,就会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少了许多,那些所谓的感受也学会控制住。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发生,也是瑜伽赏赐给您的也不为过。
其实,是您自身修来的!人生在世,就是修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