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双角式练习建议

随着练习的深入,我们慢慢写到了拜日式以后的一些体式,这些体式都能够加深我们对于体式的理解,同时能够激活身体更多的肌肉,让它们更加有觉知。我们都知道,站立体式之所以会被放到拜日式的后面,目的就是为了先行加强我们的腿部力量,因为在正常的站姿里,腿部才是根基。但是,对于双角式而言,我们在练习它之前还需要一些前奏,这个前奏就是坐角式。还记得我们在前面写过的自我介绍里说接触瑜伽的第一个体式就是压腿,也就是所谓的坐角式。只不过那个时候还不清楚它在瑜伽里面标准称谓。

瑜伽解剖学的视频里(再次把视频放到阅读原文里),David Keil
曾经说过,我们坐立前屈的时候,应该先屈曲髋关节,然后再弯曲脊椎。他给出了一个示范,在下面的图是调用髋关节的示范,接下来就是弯曲脊椎了。

但是在这个体式里,很多同学会因为想更加贴近地面,更多去动用脊椎来弯曲。因为对于大多数的同学而言,还没有习惯于髋关节的弯曲,似乎也弯曲不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而脊椎相对来说更加好弯曲,因此就把头压低,贴紧地面,这样极容易伤害腰椎。这是我们一开始的时候要极力避免的。因此,David老师建议,在前屈中,髋关节的弯曲占整个弯曲的三分之二,而脊椎的弯曲占三分之一,这两个数字可以让大家看更好地来衡量弯曲的时候是不是用对位置。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我们的后背。伴随着前屈,我们的后背也需要前弯,在这个过程中后背部要保持挺直。像视频里Kino老师讲的一样,一开始不要太关注是不是做得太深,如果觉得现有的体式还是有难度,那可以在手下垫两块瑜伽砖。如果你找不到背部挺直的感觉,可以试试棍棒式,从这里面能找到感觉,那是一种挺困的感觉,坚持时间长了会有一些酸酸的。

等到坐角式可以接近地面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站起来做双角式了,其实,双角式就是坐角式的站立版本,不过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站立的时候身体重心向前倾斜,有的同学为了把体式做得更加深入,在身体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把双手放到几乎与双脚同一个水平线,这样做对于双手与双脚的配合有比较高的要求,整个过程当中,保持对于双手支撑的觉知,整个过程保持双手与双脚的共同作用,双脚和双手共同作为根基,从而不至于向前倾倒。

这个动作可以很好地锻炼到我们的髋屈肌(腰肌)和内收肌群,可以促进腿部血液的循环,注意练习完这个体式之后,可以用蝗虫式作为反向的体式舒展一下我们的前侧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