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怎么正确的学习拜日式瑜伽?

今天和一个身边的朋友聊起她的练习,她讲到,自己在家瑜伽的时候,觉得这个过程实在是太漫长了,尤其是在做板式这样难以忍受的体式时,就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练习。然后说自己一直启动不了觉知。

说实话,像这样情况,别说半年,一年都不会启动,因为在练习瑜伽的过程大脑是外置的而不是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既然都没有过感受身体变化的积累,大脑也就不会得到重新塑造。

前面我们说过,尽量不要对着镜子练习,就是因为我们把注意力外置了。因此,对着电视练习,看着能把练习的时间延长了,实际上,真正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的时间是极少的。如此并没有起到太多的“冥想”的效果。

有些同学也会问,如果某些体式特别激烈,一开始自己根本hold不住,比如四柱,应该怎么办?很简单,在《四柱练习绕不开这四个步骤》里Kino老师已经将这个姿势分解,就是把难的体式变成我们可以轻松掌握的简单的体式,一方面可以好掌握,另一方面也好坚持。因此,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把已掌握的体式不断增加难度从而变成未掌握的体式!

另外一个影响觉知启动的原因是一直停留在某一个自己已经舒适的体式中。每天早上都练习,以致于练习的时候随着自己身体的惯性来进入下一个动作。比如,熟悉了拜日A的同学,拜日B的时候,由于身体的潜意识,会延续拜日A的动作,以致于跳过了战士一直接就进入下犬式的5个连续的呼吸。

我想这中间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对于拜日式b不够熟悉,第二是练习的时候凭着感觉而没有带着觉知。即便带着觉知,也可以说在过渡的这一刻是没有觉知的。这样的练习其实也是收效甚微,这里就提醒大家:

带着觉知练习5分钟,超过不带觉知练习的半个小时。后者不会对于我们的大脑带来任何有益的变化,只会使你的肌肉更加发达,too simple too
navie而已。这样与其说在在瑜伽,倒不如说在健身。

没有启动意识的瑜伽,还不如别瑜伽了,如果没有启动意识的拜日,还不如别拜了!

另外,清晨起来拜日的时候一定要加倍呵护腘绳肌,也就是大腿后侧的肌肉。之所以着重提起它是因为前曲的时候要牵扯到大量的拉伸。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拉伸的深度,避免给这块肌肉过多的压力。练完几个拜日的时候它就会变的松弛和柔软。这个时候再做“头碰膝”式的前屈,就会容易得多,也安全得多。

最后,做致敬式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说,找到找到双手向上伸展,向下扎根的感觉,很多同学听了,也不知道该怎么伸展。这个口令需要前三角肌、肱二头肌、胸大肌的参与,也就是说,只有相应的肌肉启动之后,才会能感受到伸展的感觉。

一些同学,如果拜了很长时间,发现自己的体式和肌肉的觉知没有变化,那肯定应该找一下原因了。至于肌肉尚未启动的原因,我们在中也给讨论过,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最后,在前面很多文章中都引用到Kino老师的视频,视频的字幕制作者Y.J.
Song一直在坚持做外国老师瑜伽教学视频的翻译,也是不错的学习瑜伽的资源,第二条图文中推荐!拿走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