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看《瑜伽3D解剖》(动作篇)的时候,对于一些拉伸的示意图(如下所示,书中第24页)分不清楚,第一次看这五个图的时候我也看不太明白,有些懵圈的感觉。直到练习很长时间后一天翻书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这个过程说明了看书,尤其是这种理论性强的书,得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才能加强对内容的理解。
先介绍几个概念:
肌梭,一种感受器,具体请见《瑜伽练习,你了解你的身体吗(下)》一文
高尔基腱器,也是一种感受器,位于肌肉和肌腱的交界处。配合激素一起侦测肌肉的张力发送信号让肌肉收缩
PNF伸展法,短暂收缩正在伸展的目标肌肉。收缩过程不可太用力哦。
主动肌,完成动作时收缩的肌肉
拮抗肌,配合主动肌完成动作的肌肉
交互抑制,主动肌收缩,拮抗肌舒张,最常见的例子是,伸直膝关节,这个过程中股四头肌收缩,腘绳肌伸展,股四头肌为主动肌,腘绳肌为拮抗肌,这个过程就是交互抑制。(如上面左边第三个图所示)
介绍完了上面的概念之后,再来解释上面的图就有铺垫了。在下面的图中,蓝色表示肌肉收缩,红色表示肌肉伸展,而且肌肉的收缩或伸展的程度不同,颜色的深浅也不一样(颜色越深,收缩/伸展程度越深,反之越浅)。
图一和图二,利用肌梭的放电来拉伸腘绳肌。这是伸展肌肉的方法一。
图三,交互抑制,蓝色的股四头肌为主动肌,红色的腘绳肌为拮抗肌。这是伸展肌肉的方法二。
图四,PNF伸展法,利用高尔基腱器,收缩正在伸展的腘绳肌。这是伸展肌肉的方法三。
上面的三种方法是拉伸肌肉过程中最经常使用的三种方法。经过上面的分割,就易懂了,起码清楚每幅图对应什么动作和过程。
第一次看这几幅图的同学会有疑问,第一、第三、第五幅图之间有什么区别?同样都是坐立前屈的动作呀,其实中间还是有一些细微之处,而这些细微的地方也显示出几种拉伸方法的真正区别。
先说一下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最直观的区别就是第三幅图股直肌变成了蓝色。也就是说在第三幅图(交互抑制)和第一幅图(肌梭放电)相比,多了一个股直肌收缩的动作。即肌梭放电过程中,股直肌处于放松状态,而交互抑制过程中,股直肌处于收缩状态。
再来看第四幅图和第二幅图的区别。两幅图姿势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幅图轻度伸展腘绳肌,而第四幅图轻度的收缩腘绳肌。
至此,相信大家对于这五张图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对于具体的方法还有疑问,则可以在后续练习的过程当中深化理解。
值得强调的是,书中提醒,高尔肌腱器的收缩(即PNF伸展法),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才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后,祝大家安全拉伸!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