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拜日式练习错误方式与认知

刚练习瑜伽那会,做拜日的时候,总觉得这几个体式过于简单,后来报了私教班,系统学了之后,才发现拜日的博大精深。真正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会发现这里面的细节要求非常的多(后台回复拜日式可查看相应文章)。甚至,如果能把拜日做好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倒立了。这里说的做好是在每个体式把相应的肌肉都启动起来,一起发力,实际上初学者在做的时候只能专注1个部位的启动,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很难顾及到多个点,一不小心就会跳到“坑里”。

1、过渡的时候是跳跃还是迈步?

正规的教程上如John
Scott的《阿斯汤伽瑜伽》上面讲的是跳跃,而且把跳跃的过程讲得很详细,很多大侠的视频上也是跳跃,看着不费力气,就飘逸地起来了,甚至有的高手直接就手倒立了。其实飘逸的感觉是旁观者看的,练习时需要核心相当大力量的支持,以及强大的手臂根基为基础。

作为初学者,不用太在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真相是纠结了也上不去,哎,又说实话了),这一块要看自己的基础来定,如果对跳跃没有控制,用力过猛,容易伤及手腕。因此,不太建议一开始就跳跃到板式。前期练习的时候,先把手腕、手指、手臂和核心力量力强化下(如何加强手腕请看《肆无忌惮倒立的时候,你替手腕想过吗?》《下犬时也许你从来没注意过这个细节》,加强肩膀和核心力量请看《想练手倒立?先提升肩膀和核心力量吧》)。等到练得差不多了,再尝试着加入跳跃。

2、四柱的时候,怎么找到轻盈的感觉?

初学者总是感觉身体重重的,在这个位置有点撑不下去的感觉,更别说唤醒觉知了。其实原因还是核心、大腿力量稍弱。在这个位置,核心和大腿肌肉启动,这两个部位的力量越强,手臂的压力就越小,与此同时,手臂上受力越少,就会感觉越轻盈。

3、上犬呼吸困难肿么办?

是因为手臂力量太弱和肩膀没有打开。最开始老师教上犬的时候,标准的口令都能记住,但是就是做不到,刚进入这个体式的时候,就感觉有些憋气了。个人感觉还是手臂力量不足,肩膀有些紧张,随着练习的增多,就会好些,平时加强手臂的练习非常必要,另外,多练习一些牛面式开一开肩。

4、下犬式后背部为什么总是拱起?

老师说过,做下犬式的时候,两臂和两腿都要向上向中间用力,找到坐骨向上的感觉。做了很长时间,就是做不到,现在后背部有点觉知了,才发现其实是后背部无力造成的。这个细节老师经常来帮助我们体会这种感觉,最常见就是上图中通过给后背部一个力使坐骨向上。练习棍棒式和幻椅式,强化背部后侧的肌肉,等到这一块有慢慢有觉知之后,就会发现可以控制骨盆向上,此时就能Get坐骨向上的感觉了!

从上面可以看到,拜日式的动作对于核心,手臂,大腿的力量要求都比较高,就像一位伽友的留言,很多人认为,瑜伽就是柔韧,于是不停地拉伸拉伸,但是越往后越会发现,力量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拉伸,因为只有有力量(这种力量不是蛮力,而是觉知前提下的发力)了,才有精力坚持每天的练习,从而在每个体式里找到轻盈的感觉。

最后,以Aliya Weise大师的名言作为结尾——如果让我选择老师,我要选择的老师是做拜日A做了60年的老师,而不是一个做了第六序列6年的老师。